府学文庙为北宋时范仲淹任苏州郡守时所创建,迄今已有960年的历史。 后经历代扩修,占地极广,屋宇众多,号称“东南学宫之首”。长廊的屋檐下坐着听雨打树叶、灌屋檐,背后就靠着石刻的碑文,与世隔绝一般。园中草木茂盛,从砖瓦缝间生了出来,顶头有个大殿,进去一抬头,是一副金光照顶的孔夫子像。

在苏州文庙内,里面最著名的是四块宋碑,即平江图碑、天文图碑、地理图碑、帝皇绍运图碑。博物馆很大,好多名人的碑刻,唐伯虎,苏轼等均有真迹。其镇馆之宝是天文图和帝王邵云图,馆内可以看到其真迹。南宋黄裳作,淳佑七年(1247年)在苏州按原图刻石成碑;高3.7米,宽1.2米,分上、下两部分:上为星图,下为释文。星图以北极为中心,绘有1440颗星。释文共41行,每行51字,计2091字,简述了天体、地球、南北极、赤道及日月食成因等天文知识,内容丰富,方位准确,在世界古代天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
走到室外,斑驳的阳光投射下来,身上被晒得暖暖的,白墙黛瓦。随处找个地方坐下来,天气凉而不寒,周遭草木稀而不疏。身在碑刻博物馆,自古苏州出文人,周围多的是碑刻,是书法爱好者的不二之选。书法,阳光,初冬的寒凉,细细品味自是有一番独特的美,心情静谧也不过如此了。

碑刻是重要的人文知识精华,是书法艺术的载体;是时间留下的痕迹,对研究历史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在碑刻博物馆旅游的同时还能对孩子进行启蒙、拓宽知识视野,是进行乡土教育的好的场所。